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(赛迪研究院)

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(赛迪研究院)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,成立于2000年,聚焦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,致力于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。

1. 组织架构

  • 分支机构:下设19个研究所(如新型工业化、电子信息、集成电路等)、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(集团)有限公司,并在江苏、重庆、山东等地设有分支机构。
  • 控股企业:管理中国软件评测中心、中国电子报社等20余家全资或控股企业,包括香港上市公司赛迪顾问(股票代码:HK02176)。
  • 团队规模:在职员工2500余人,平均年龄34岁,硕士博士占比51.4%,拥有8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。

2. 业务布局

自成立以来,赛迪研究院始终坚持以决策支撑、行业服务、舆论引导为主责,以研究咨询、评测认证、媒体会展、科技服务、先进技术转化、产业金融为主业,累计为国家20余个部委、500余个地方政府、5000余个行业企业提供服务,走出了一条“政府决策支撑为主,市场机制反哺为辅”的发展改革道路。

  • 研究咨询,主要依托各研究所和赛迪顾问,面向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和产业咨询服务。
  • 评测认证,主要依托中国软件评测中心,向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提供软硬件产品及系统的检测、评估、认证等技术服务。
  • 媒体会展,主要依托“五报十刊”等媒体资源,向行业及全社会提供媒体宣传、会议展览、文化传播等服务。
  • 科技服务,主要依托赛迪科工、赛迪时代、赛迪数通、赛迪翻译等,提供信息化咨询设计、集成、监理、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、软件开发和智能机器翻译等服务。
  • 先进技术转化,开展落实国家相关战略的业务,提供软件咨询、软件测试、创新成果孵化等服务。
  • 产业投融资服务,拥有私募基金管理人资质,提供股权投资基金管理、项目投资管理、投资咨询服务,开展企业股权投资业务。

3. 近年动态

  • 人工智能领域:2025年发布《人工智能动态》月刊,评选全球五大前沿成果(如“Raydiculous-1系统”)和“人工智能企业综合实力TOP100”榜单,成都5家企业上榜1;同年发布《2025高质量数据集研究报告》,推动数据建设进入新阶段。
  • 区域经济研究:下属赛迪四川连续发布镇域经济报告,并于2025年5月主办“镇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”促进地方经验交流。
  • 学术活动:定期举办论坛与会议,如2023年“赛迪论坛”及2025年“人工智能医疗设备工作组交流会”。
  • 赛迪研究院以“思想型智库、国家级平台、国际化品牌”为发展目标,持续为政府、企业提供战略性支撑服务。

4.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(赛迪研究院)的媒体会展业务涵盖以下具体内容:

  • 媒体资源运营

    • 全媒体矩阵:依托“五报十刊”为核心的传统媒体资源,覆盖行业资讯传播、政策解读及企业形象塑造,例如《中国电子报》等权威刊物。
    • 新媒体拓展:整合社会化媒体渠道,通过短视频、直播等形式进行热点传播与数字内容输出,增强行业影响力。

  • 会展活动组织

    • 国际展会承办:具备举办来华国际展会和出国展览资质,重点聚焦ICT(信息通信技术)、可再生能源、先进制造等领域,典型活动包括“北京国际风能大会”“世界VR产业大会”及“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”等。
    • 行业高端论坛:策划并执行“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”“世界显示产业大会新型显示创新成果展”等国家级会议,促进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。

  • 文化传播与品牌服务

    • 成果展示与推广:通过展览策划、专题报道等形式,协助企业展示技术成果、推广创新产品,并提供品牌宣传解决方案。
    • 定制化传播服务:结合客户需求设计线上线下融合的传播方案,包括危机公关、热点事件营销等内容。

  • 技术支持与服务平台

    • 数字化会展支撑: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会展管理系统,集成报名、直播、数据分析等功能,提升活动执行效率。
    • 智能化会展服务: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展商匹配、观众引流及会后评估,例如通过智能翻译系统支持国际化交流。

  • 综合资源联动

    • 跨领域协同:整合赛迪集团旗下影视制作、电子出版、广告策划等资源,形成会展活动全链条服务能力。

该业务通过“媒体+会展+科技”的立体化模式,服务于政府、企业与行业机构的品牌建设和产业生态拓展